從D-76聊起|LEGEND OF RODINAL
布列松說 "Sharpness is a bourgeois concept." 「銳利度是資產階級的概念」。
抓著這句話來闡述自身攝影觀的人不在少數,這樣的人通常會對暗房人嗤之以鼻,以消費者角度來說的話,會覺得暗房人為了所謂的細節,收費太高,結果就是自己動手,引以為樂,在這個年代也是可能混出頭的,畢竟人人都愛離鄉背井打拚最後又回到家鄉承接麵攤的故事,即便我們聽多了,知道那是劇本,那是套路。
會想到布列松這句,是因為這張圖。摘錄自1979年 的 Popular Photography magazine,標題是 "Rodinal: The 90-year-old Developer -- It's Still a Soup for All Seasons." 很明顯地就在做資產階級的事情。
Rodinal 發表於 1881年,D-76 發表於 1927 年,在 35mm 底片電影工業已經十分發達的 1979 年,居然還有人來為 1881 年的顯影劑寫文章。
看得我手癢,也來寫點東西。
黑白微粒顯影劑、攝影與電影工業
D-76 屬於溶解型(solvent)顯影劑,其特色在於細緻顆粒(fine grain),溶解型顯影劑是將已經生成的銀顆粒溶解,變成人眼看起來沒有顆粒(或者投影後看起來沒有顆粒)。很顯然,這一類的顯影劑是為了電影工業而生⋯⋯個屁。
早年的攝影討論裡頭是沒有高解析度(high definition)的。1822年攝影術被發明直至1900年開始有電影(cinema)公司,這段時間裏頭,靜態攝影(still photography) 的顯影化學很大一部份聚焦在「如何看起來更細(finer grain)」。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攝影是靠顆粒,也就是「點」來完成的,即便把秀拉的畫作搬出來,攝影對比繪畫來看,繪畫是連續的,攝影則不是。這種差異在那個時代更為明顯,因為紙爛,或者說,紙張纖維很搶戲,即便是現今來看很細緻的 alternative process,那多數原因也是在於紙張表面的進步,然而即便如此,Alternative process 形成的顆粒感其實還是顯著的,「像鉛筆畫」是我一位好朋友的形容。
也就是說,在那個年代裏頭,幾乎所有的顯影化學都在探索如何讓顆粒更細,更接近繪畫。而他們常用的藥劑是 PPD,這東西有著高效的溶解能力,為了和 D-76 這一系的顯影劑做出區分,老外是將其稱之為 super-fine grain。
然而,動動我們的小腦袋想像一下,當鉛筆畫上一筆,再用手指輕微抹擦,我們還是會看到一條線,那條線的「邊際」就不鮮明,帶有一點模糊,雖然可以分辨,但清晰度下降。這會不會太過頭?會,但彼時的攝影師沒在怕,因為使用 8X10 底片或媒材進行曝光是常態,按照合理要求設定藥劑比例,沒有任何藥劑可以破壞這種尺寸的媒材清晰度。
暗房裡頭進行銳利化處理(unsharp process)雖然不是難事,但 35mm 底片依舊經不起這種超微粒顯影劑的處理。在電影就更加不切實際,電影製作就是高成本,整捲整捲的底片要進行銳化處理,天方夜譚。然而,35mm 底片進行大型投影,卻仍然需要足夠的解析度(definition)。
這也就是 D-76、D-96 這一系 fine grain 顯影劑的優勢。事實上,在顯影劑發展史,D-76的問世是電影工業的最大進展,「有著細緻顆粒卻又不會破壞銳利度」,有著溶解作用卻又不那麼強效,這讓 D-76 成為了未來在靜態攝影和電影使用的各種顯影劑評比標準。
然而事情真這樣美好嗎?看看 1979年 Popular Photography magazine 這張圖裏頭的 D-76 vs Rodinal 的放大對比,會發現清晰度只是堪用,而不是「沒有破壞」。
在普羅大眾領域可以用的東西,不表示在任何領域都可以用。1900~1930年代,這段時間的科學研究者、工業開發或航天領域的工作者,並不喜歡 D-76。他們已經開始使用 35mm 相機記錄科學實驗和開發歷程,他們需要更精確的影像。
而攝影創作者們更有著開創性的視覺訴求:"Edge effects give a print a delicate 'etched' look that has a tactile three-dimensional feel." - Gordon Hutchings
而以柯達為首的一眾顯影化學家和工程師,著手於影像科學的研究,他們先從量測分辨率(resolution)和粒狀性(graininess)。然後,很快的發現,只用這二個參數並無法用以描述銳利度(sharpness)。
銳利度和分辨率對於影像品質是二碼子事。分辨率指的是「影像特徵(image feature)有多小」,也就是和看實物的明確線數相比,被拷貝到影像裏頭的時候還可以看清楚多少線;銳利度指的是「影像的輪廓(outline)有多明顯(distinct)」,也就是你在影像看到的那些線的品質。
也就是說,銳利度的討論是聚焦在 edge definition 的,而來自於 edge effect,於是顯影化學家及工程師們將銳利度獨立出來,開展了另一種度量定義:銳度(autance)。
回來布列松的quote
觀布列松進入攝影的年代,一般認為是在 1930年,不過"Sharpness is a bourgeois concept."這句話卻是他晚年才說的,根據網路資料是1998或2002年,老的很了,90多歲,要拍攝80多歲的 Helmut Newton的一句閒聊,因為當時連 Helmut Newton 都看的出來布列松手不穩,照片糊。
無論怎麼說,資產階級的概念,聽起來就像是沒腦子有點錢的人才會在意的事情,不過這位在 1930~1950年周遊各國,擔任戰爭及各種新聞事件的攝影記者,人稱在現實裏頭超現實的街拍之父,忙著拍照 (1955年才有空辦攝影展),沖片放相都給專業暗房製作。
他大概不知道,隨著塗布技術的進步,越來越薄的乳劑,越來越少的銀鹽,越來越細小的低速晶體,滿足更多不同攝影需求的捲式底片逐漸進入市場。
1961年 Geoffrey Crawley 發表 FX-1 顯影劑,非溶解型(non-solvent)顯影劑,以 FX 系顯影劑為首的高解析度(high definition)顯影劑大軍正悄悄集結,即將為近代攝影開創另一番局面。
而 Rodinal,有著 high definition,但被認為會稍微降低實效感度並帶來太顯著粒狀性的上古神獸顯影劑,從 1881年問世以來,至今仍未缺席。
下一篇翻譯一點雜誌內容,看看能不能寫點非溶解型(non-solvent)顯影劑,哈。
Here's the proof: Rodinal beats D-76 for image sharpness
雜誌圖說標題還真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