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圖的魔鬼
這些花了若干小時製作的相片的歸途是直接進垃圾桶。
在暗房工作裡頭,絕大多數的精力花費在思索編修目的,而多數人認為大把的時間是花在程序,然而與其說是程序,不如說是花在追求一致性,說是一致性,不如說是恆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翻譯來看,一致性和恆常性都有人用,但以英文定義來說,恆常性是我更願意使用的中文,一致性用詞過於束縛。舉例來說,只要環境差異不大,我們在陽光下看到星巴克招牌,或在室內看到星巴克菜單,我們都會說星巴克的商標是綠色的,這不一致,但這恆常。
如果編輯照片存在魔鬼,魔鬼就藏在恆常性。
恆常性的追求存在於所有相片製程中,當拍攝者拍攝後,尤其是以紀錄為目的的拍攝,通常會希望在類似的環境的相片,有著類似的知覺感受,諸如形狀、大小、顏色、亮度、方向、距離、位置,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速成漫畫讓人讀不下去的原因,維持恆常性是一種心理傾向,如果分鏡沒有交代(比方說整整二頁8格都是人物特寫,沒有相對位置的分鏡)、透視混亂(同一格裡頭消失點有二組),過於忽視恆常性的結果,就是恆常性的崩潰,這部漫畫就是難看,即便內容極其特殊,難看而看不下去的結果也就是沒人看。
文章開頭的相片的部分印樣(手機在燈箱上簡易翻拍)是這樣的:
B組是這批放相的負片所在位置,A組不在這批裡頭,雖然A組頭二格與B組B1-B5有曝光差異,但以內容而言,紅色框起的A組與B組B1-B5都在某中學,時間跨度頂多半小一小,屬於類似場景、類似光線,在與拍攝者進行一般溝通後,按理必須做出以紀錄為目的的基本恆常要求。
這也就是為什麼此批相片只能直接進垃圾桶的原因。
以B5作為標準的話,天空顯然是可以明亮的,現場光差是相對高的,景物清晰,陰影與高光有著明顯轉折,然而B1、B3、B4都是發悚的天空,中間亮度與暗處的各項物體晦暗不明,並沒有現場高光差帶來的視覺印象。反過來用B4作為標準的話,會有相反的評價,但進的垃圾桶還是同一只。
而那些試條也顯示了將B1、B3、B4、B5做成近似是可行的,暗房需要做的是重新選取合適的反差濾鏡,然後再做一次試條確認,便可以獲得初步資訊,顯然這批照片並未善用試條,做了只是浪費時間。
藍色框取的B6呢?很顯然的與紅色框起的場景並不一樣,然而從該格負片及其相鄰負片的曝光狀況判斷,這位拍攝者已經將曝光與顯影理論熟記於心並應用之(對暗部測光並補償),而樹蔭與日照地面的濃度差異、空曠停車場下的淺色車輛、高掛空中的巨型看板,有這些可供判斷的放相線索,在一般恆常性的要求下,B6這一張相片簡直不堪入目,還是進到了同一只垃圾桶。
拿著相機,拍下朋友聚餐觥籌交錯、小孩公園玩耍、日常生活所見,我們都會希望在這些相近的場景有著相近的相片,甚至不是相近的場景,我們仍然會希望白色的車就是白色的車,人臉看的清楚就是看的清楚,天空很亮就是很亮,對於多數人來說這是基本要求。然而,即便是攝影集之類的相片,恆常性更顯得重要,一本集子的調性若不存在恆常性,輕則節奏紊亂,重則不知所云,當然了,攝影集的恆常性編輯標準會更難一點,裡頭相片的時空跨度經常是幾個月甚至幾十年都有的。
恆常性,不僅是知覺問題,我認為一個人的相片是有其個性差異(很勉強可以用一個很爛但大家愛的詞彙:風格),那麼張三喜歡反差偏高的相片,李四喜歡亮部壓抑的相片,王五喜歡細節簡明的相片,趙六拿著一堆片子來說這拍三四年了幫我作本家庭生活攝影集吧!
這些就是個性,就得量身。
暗房為他們做的顯影選擇、曝光建議、相紙挑選,乃至於最後進到紅光裡頭動刀,甚lightroom裡頭的「同步化設定」,negative lab pro裡頭的sync scene/sync settingts(同步主負片的第一手掃描資訊RGB分布濃度到其他負片/同步主負片的曲線編輯參數到其他負片)......這些的這些,都告訴我們,恆常性存在於所有相片。
修圖沒有魔鬼,保持冷靜不要迷路,觀察、思索、執行,collect, select,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