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e 調染

成品及試條,控制基準大概是左一大叔臉,階調亮了起來,但反差沒有很大變化。
通常我會保留一張試條作對照,因為與其用時間控制調染程度,
不如多一張試條來直接一起泡水對照。



waring: 
這是一篇落落長偏技術/編修思索甚至有點geeky的文章......

tone(調染)在暗房裡頭是很古早的技術,基本上在古早化學家找到定影方法發明攝影術之後,tone這道工序就因應產生了,其原理是將相片上的銀粒子轉化成不同的銀化合物,進而形成不同的粒子結構,形成色調改變。因為相片是一種反射稿,也就是說光線射進相片之後,再反射出來進到人眼才是影像的終點,只要化合物結構改變,吸收後射出的光譜不同,人眼就會看到不同的HSL。

tone的目的大致上有二:

  1. 穩定影像,避免褪色
  2. 改變色調,符合製作目的

金屬銀粒子在環境中不算是穩定的物質,大家都看過顏色變得怪怪的銀器,然而隨著相紙的進化,穩定影像倒不一定是tone的第一目的了,就自身相片保存經驗來看,我有一堆照片就是平常裝箱胡亂放,沒有防潮、沒有溫控,卻也沒有太大的褪色變化。但若是作為經常性出展的裝框相片,建議還是花點時間花點錢tone起來,相片一陣子待在出展環境,一陣子又回到倉庫,一陣子又要坐車坐船坐飛機,環境條件多變對於相片影響就會相對顯著,極端的例子就是待在古墓裡千百年沒啥變化的布料,一出土很快就會產生質變。

tone穩定影像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改變色調,尤其打算讓影像越穩定者就會讓色調有著更大幅的改變,這有時候不是我們需要的,所以不用tone也行,有些stabilizer(穩定劑)可以只達到穩定目的。但話說回來,足夠穩定帶來的輕微色調變化大可以使用環境光源來調整,現代燈源很棒,只是看策展小組有沒有認知到而已。

LAB不常用tone,除了穩定影像的需求面和慾望不強烈,tone工序需要更毒/更臭的藥劑,更久的流動水洗(30分鐘起跳),更長的工作時間(tone水溶液不算是很穩定的狀態,通常是要用再配),以這張相片來說是基於以下目的:

  1. 有大姊姊小姊姊小朋友,tone微調亮度反差,讓影像感受相對活潑輕鬆
  2. 暖色系tone可以在不同濃度的區域有著深淺不同的褐色分布,暖色的知覺感受通常也是更明亮,人眼比較會專注在人臉,這一張採用RODINAL顯影,顆粒相對粗而有戲,景深也夠深,在想要留住拍照當下時空的線索的同時,利用暖色把視覺抓回人物本體。
  3. 不想用暖調紙,那又太搶戲了,而且暗部會更沉,這是一個常見團體合照,內容本身還是比較重要的。
  4. 這張照片裝框後,擺放的位置只有6500K且不算明亮的燈光,沒開燈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點下午陽光射進來,但是我肯定相片主人在半夜開著燈看到相片的時間是更長的,以環境、ILFORD FB光面相紙和我採用的相紙顯影劑來說,會變成中性偏冷調且偏晦暗,所以作一點明亮暖色調,在那個環境是比較合理的。


習慣看過乾燥的相片再作tone,
先將已經乾燥的相片重新泡水,
別乾的狀態就丟進去bleach,會死人的。 
tone第一道,bleach。
從bleach撈起來馬上水洗,
我習慣是不要一次泡到底,
而是弱藥劑短時間浸泡反覆數趟。
第X趟bleach。
程度到了,趕快拉起來水洗,
這次要流動水洗15分鐘,
洗完就要進redeveloper(主要toner)。
進redeveloper(主tone),很臭。
從redeveloper(主tone)撈起來,沖乾淨。
最終流動水洗60分鐘。

RECENT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