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特休




今天不聊影像,聊吃的,就聊滷味。

滷味就是個下至百姓路邊攤,上至國家筵席都會能夠出現的菜色。滷味、滷味,「滷」是可以追溯千年的中菜烹調技術,用的食材從天上飛、地上爬、水裡游的都能滷,這個「滷」字不是僅僅將醬油當水煮到食材上色,也不是煮到熟,煮到熟誰不會,水滾了連小孩子都知道可以吃。這裡頭講究的是「共冶一爐」的 blend 追求,既然是 blend,那麼有什麼進 blend 裡頭,這 blend 各種食材分別得用多少份量,又得多深的鍋,得小火多久、得關火浸泡多久…



所以滷味的第二個字「味」就有他的道理在,不只是熟,而是要控制味,共冶一爐之後的味是否被鍋裡的食材所吸收,讓肉不只有山味,海帶不只有海味。這其中我認為最能夠看到功力的當屬「豆干」。

破洞豆乾,品質保證。

夾起豆干,先觀其表面是否殘破,這得用老滷才辦得到,要是一鍋子新醬油下去,其表面必然光滑,吃起來那就是表面鹹甚至苦。再觀其切面是否有破洞,那是吸附滷汁的視覺保證,金聖嘆曾云:「花生與豆干同嚼有火腿味」,我試過,大概組合不對,吃不到,但我可以保證破洞豆干那絕對是帶著鍋裡內臟那股野性的滋味,但又不像吃肉得考量肉的口感,破洞豆干就連彈性也都相應調整了。

簡單來說,豆干破爛,這盤滷味絕對可以下筷子。

辣椒切末泡香油,青蔥切絲浸冰水。

滷味的配菜也講究,說穿了就是蔥或蒜,我認為蒜是鹹豬肉的好朋友,這邊不提。就說蔥,配滷味的蔥最好形狀就屬切絲,和通常切成片狀或條狀的滷味搭配,不但筷子好挾,還容易調整比例。如果嫌切絲麻煩,那也可以切蔥花,惟切記花要切細,眼睛盯著滷味,一挾起來就附著蔥花,又因為切細,不會嚼著嚼著咬到一大塊蔥,破壞了正準備你儂我儂的味覺。

再說滷味的處理技法,肉切片,其他切絲,肉一挾也撈起萬千絲,一口裡頭什麼滋味都有,滿足。卻說刀工以外,撈勻是最重要的手續,冷藏過的滷味倒進大盆子,經過四小時滷製,肉的油早就貢獻給了滷汁和豆干,肉看起來蒼白,豆干含著的滷汁有點凍,淋上香油、灑上細蔥絲後的拌勻、撈勻是很重要的步驟。

換句話說這撈勻可謂是「醒滷味」。

撈勻吧!
香油淋上去就要吃,不論淋多少,看起來就油,吃起來也油,所以撈勻也不是筷子攪一攪而已,拿出大鍋大盆,學著像奧利佛那樣雙手下去撈、翻、搓,直到香油讓面色蒼白的牛肉回復紅潤質感,蔥絲開始出汁,那便可以呈盤上桌動筷子了。

如果你懶得出門走到巷口的三十年老麵攤,那麼小城故事的滷味是個好選擇,雖然每禮拜就是十份限量讓人覺得有點幹。

一筷子滷味、一大口老台啤,配同有野味的 Garry Winogrand。本日特休,不進暗房,舒服、舒服。


RECENT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