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掃描這件事 part 2 之 R: Nick Carver's video
很開心關於底片掃描這件事有支線可以寫,廢話不多說,先上 Nick Carver 的影片:
Comparing Film Scans: Drum vs Flatbed vs DSLR 比較滾筒、平台及數位單眼掃描底片
(youtube播放器)
還是不說廢話,先給影片結論:Nick say no to DSLR scanning!!! 注意,是say no,不是說DSLR翻拍底片就是爛貨,看臉書和YT留言的國外鄉民罵起人來也是亂七八糟的。作為一個就是使用CANON 6D + negative lab pro的使用者,我也有些回應。
將影片分作這幾個時間點,節錄一些我遭遇過、認同的部分:
- About the test - 2:42
- About the prints - 3:42
以617底片拍攝,以C-TYPE和pigment print出24*72英吋的相片。
- If you please - 6:29
- What this video will cover - 7:11
- Criteria: How the scans were done - 7:32
可以說是用盡各種負擔內的方法達到3種掃描的高標。
- Criteria: How the files were prepped - 13:26
- Results: Sharpness - 15:00
滾筒和單眼翻拍不相上下的高,EPSON最低,NICK認為他並不十分在意銳利度,尤其遠距離觀看大幅相片。
- Results: Grain - 17:23
滾筒和單眼翻拍不相上下的明顯,NICK認為這無所謂,因為不管是用什麼方式印出來,那些顆粒都會融合起來,眼睛看不到,但數位檔案看起來就很有顆粒,BUT,就別煩惱了。
- Results: Dynamic Range - 18:58
滾筒和單眼不相上下的大,雖說這樣講,蛋NICK認為看起來其實差異不大,尤其是在向相片上。
- Results: Dust - 20:38
ICE自動除塵還是很棒,滾筒的話,他送掃的工作室有幫忙除塵,單眼就很崩潰的多,這一點我非常認同,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翻拍前都要清潔,還有就是接受那些塵點。
- Results: Color - 21:43
- Results: Workflow -27:32
配合良好的軟體,NICK認為使用EPSON或滾筒還是比較輕鬆,一個click的事情而已。
- Conclusion: What will I do going forward? - 33:05
不過,NICK是以垂直轉向架將單眼鏡頭朝向正下方,將617底片劃分成12格拍攝,之後再用合併(merge)方式組合,無論怎麼做他都無法將影像完美合併,而且他覺得就是有震動。在21:43 color比較的段落,他給出了單眼真的很糟的評價,他認為他用6D翻拍就是那個6D的數位顏色,他受不了,用negative lab pro會讓事情輕鬆一點,但也沒有比較好,他認為那就是6D的數位顏色。
1. 翻拍617底片。
2. 垂直轉向架。
3. 合併。
4. 顏色。
這些其實都有解。
好吧,這不算有解,但我自己願意用翻拍方式得到檔案的最大規格是69,再往上,我寧願使用imacon 848(類似滾掃),或者就是EPSON,除了操作的繁瑣問題,對付大底其實滾掃和EPSON都很好,但是135的話,翻拍其實又快又準,但需要購置一些工具,一些比買EPSON還便宜的工具。
這就是工具問題了。我使用的翻拍器材是 6D、100mm微距鏡、50mm微距鏡、4*5大小的5500K看片燈板,還有一個磁吸片夾、可以固定在鏡頭上的翻拍黑筒、一條腳踏快門線。也就是說,當135底片沒剪開,清潔片夾,整條可以插進片夾,雙手帶著負片,彩快門拍一張,連等preview出來都不用,就可以拉一張過去繼續翻拍,整卷下來是7分鐘,Negative lab pro反轉則看電腦,夠快的話,3分鐘一卷就轉完。當然6D就變成專用了,但即便不翻拍專用,整體架設時間也只需要5分鐘,翻拍黑桶可以固定片子到鏡頭的距離,對焦很快。
(圖)
真要罵的話,我覺得這就是我最不懂的地方了,因為利用合併獲得超高畫素的建築影像來進行後製(水平垂直變形校正),其實是數位時代的常見技術(底片時代要靠大型相機),照理說沒有這樣難,我自己有時候拍建築也常常這樣搞的,也沒這麼難合併。
我的理解是,RAW就沒有所謂的發色,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調整的,所以NICK有說但書,如果夠熟練的話,用單眼翻拍應該可以調出他需要的顏色,但他認為靠silverfast對他來說最簡單輕鬆,而且好看,這一點我真的很難認同,就算是彩色手工放相其實也不是這樣。
RAW可以說是沒有個性的東西,我根本不拍JPG,而如果將彩色手工放相放進來考量的話,實際上以前這樣多彩色負片可以選擇,其中最重要的選擇理由就是要挑一個適合自己暗房配置的彩負,假設暗房配置做出來的相片容易偏暖,那底片就應該挑負片上面偏暖的,這樣做出來才會冷暖中和。NICK在YT說明欄寫到,一定很多人會說:「笨蛋,搞這些,不如直接彩色光學放大啊!」但他認為要做到這樣,就得更多的設備,或許有一天他會這樣做,但在做得到之前,EPSON還是他的愛。我很欣賞這一點,用負擔得起又可以接受的方式用喜歡的媒材,不過我還是有mail他,因為就算搞彩色暗房,顏色這件事情永遠都會是爭議,因為能確保的其實是負片在新鮮藥劑標準沖程下發色「一致」,至於放相,追求自己喜歡的顏色,從來就是停不下來的課題。
另外,如果是用單眼翻拍黑白的話,那,我敢說NICK不用做影片了,答案很明顯。
外國鄉民罵人真的也是沒認真看影片,NICK很強調自己的需求,也很明白的表示操作的困難,所以在顏色反轉的評價對單眼毫不留情,而這些都是建立在於他的需求的,臉書更有人以為NICK就是通篇說單眼翻拍suck,貼了一個單眼翻拍的社團連結,寫道 “I know there's only one right way to do things. But Here's a wrong way that works for a lot of people“。
而看這影片最重要的是,理解NICK是追求一張單獨搞起來放相的極端要求。
回頭來說,處理一整卷135/645/66/69掃描,我還是會持續使用單眼翻拍,而單格要做輸出也是一樣。再更大規格的底片,就是平台掃描。單眼翻拍還有其他優點,只是這得真的實踐才能理解了,實踐也不難,就是把相片印出來,別讓它成為一個不再點開的電子檔案。
CANON 6D/100mm marco lens/camera shutter foot pedal/ES-2 type Negative Digitizer with magnetic frame
Comparing Film Scans: Drum vs Flatbed vs DSLR 比較滾筒、平台及數位單眼掃描底片
(youtube播放器)
還是不說廢話,先給影片結論:Nick say no to DSLR scanning!!! 注意,是say no,不是說DSLR翻拍底片就是爛貨,看臉書和YT留言的國外鄉民罵起人來也是亂七八糟的。作為一個就是使用CANON 6D + negative lab pro的使用者,我也有些回應。
將影片分作這幾個時間點,節錄一些我遭遇過、認同的部分:
- About the test - 2:42
- About the prints - 3:42
以617底片拍攝,以C-TYPE和pigment print出24*72英吋的相片。
- If you please - 6:29
- What this video will cover - 7:11
- Criteria: How the scans were done - 7:32
可以說是用盡各種負擔內的方法達到3種掃描的高標。
- Criteria: How the files were prepped - 13:26
- Results: Sharpness - 15:00
滾筒和單眼翻拍不相上下的高,EPSON最低,NICK認為他並不十分在意銳利度,尤其遠距離觀看大幅相片。
- Results: Grain - 17:23
滾筒和單眼翻拍不相上下的明顯,NICK認為這無所謂,因為不管是用什麼方式印出來,那些顆粒都會融合起來,眼睛看不到,但數位檔案看起來就很有顆粒,BUT,就別煩惱了。
- Results: Dynamic Range - 18:58
滾筒和單眼不相上下的大,雖說這樣講,蛋NICK認為看起來其實差異不大,尤其是在向相片上。
- Results: Dust - 20:38
ICE自動除塵還是很棒,滾筒的話,他送掃的工作室有幫忙除塵,單眼就很崩潰的多,這一點我非常認同,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翻拍前都要清潔,還有就是接受那些塵點。
- Results: Color - 21:43
- Results: Workflow -27:32
配合良好的軟體,NICK認為使用EPSON或滾筒還是比較輕鬆,一個click的事情而已。
- Conclusion: What will I do going forward? - 33:05
不過,NICK是以垂直轉向架將單眼鏡頭朝向正下方,將617底片劃分成12格拍攝,之後再用合併(merge)方式組合,無論怎麼做他都無法將影像完美合併,而且他覺得就是有震動。在21:43 color比較的段落,他給出了單眼真的很糟的評價,他認為他用6D翻拍就是那個6D的數位顏色,他受不了,用negative lab pro會讓事情輕鬆一點,但也沒有比較好,他認為那就是6D的數位顏色。
1. 翻拍617底片。
2. 垂直轉向架。
3. 合併。
4. 顏色。
這些其實都有解。
翻拍617底片
垂直翻拍架
(圖)
合併
顏色
RAW可以說是沒有個性的東西,我根本不拍JPG,而如果將彩色手工放相放進來考量的話,實際上以前這樣多彩色負片可以選擇,其中最重要的選擇理由就是要挑一個適合自己暗房配置的彩負,假設暗房配置做出來的相片容易偏暖,那底片就應該挑負片上面偏暖的,這樣做出來才會冷暖中和。NICK在YT說明欄寫到,一定很多人會說:「笨蛋,搞這些,不如直接彩色光學放大啊!」但他認為要做到這樣,就得更多的設備,或許有一天他會這樣做,但在做得到之前,EPSON還是他的愛。我很欣賞這一點,用負擔得起又可以接受的方式用喜歡的媒材,不過我還是有mail他,因為就算搞彩色暗房,顏色這件事情永遠都會是爭議,因為能確保的其實是負片在新鮮藥劑標準沖程下發色「一致」,至於放相,追求自己喜歡的顏色,從來就是停不下來的課題。
另外,如果是用單眼翻拍黑白的話,那,我敢說NICK不用做影片了,答案很明顯。
外國鄉民罵人真的也是沒認真看影片,NICK很強調自己的需求,也很明白的表示操作的困難,所以在顏色反轉的評價對單眼毫不留情,而這些都是建立在於他的需求的,臉書更有人以為NICK就是通篇說單眼翻拍suck,貼了一個單眼翻拍的社團連結,寫道 “I know there's only one right way to do things. But Here's a wrong way that works for a lot of people“。
而看這影片最重要的是,理解NICK是追求一張單獨搞起來放相的極端要求。
回頭來說,處理一整卷135/645/66/69掃描,我還是會持續使用單眼翻拍,而單格要做輸出也是一樣。再更大規格的底片,就是平台掃描。單眼翻拍還有其他優點,只是這得真的實踐才能理解了,實踐也不難,就是把相片印出來,別讓它成為一個不再點開的電子檔案。
CANON 6D/100mm marco lens/camera shutter foot pedal/ES-2 type Negative Digitizer with magnetic 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