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誌 2020-01

2015年,朋友說服我將製作手工黑白放相上架,作為公開收費的服務生意。

2016年在政大辦完一學期的工作坊,2017年在松果咖啡開完數堂講座,因為買賣、生意之類的事情接觸到同好或現在的攝影人,我體會到一件事情,製作相片這件事情,在攝影人與暗房printer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我想像的那樣深刻且緊密。

所以我很早就對做生意放棄了,實在自己也做不來,每次尋找各種貨源進價售價組合,我總感到筋疲力盡。我想做的還是很單純,現實來說,叫做小眾的小眾的小眾的小眾的小眾..... 輸入法沒壞。

我對自己的相片要求曾經很高,而之所以是曾經,是因為那些已經經成為習慣,曝光、顯影、挑選、編輯、後期、光學放相、相機、鏡頭、放大機、藥劑配置使用、攝影集閱讀、靈感、訓練...... 我曾經以為這些習慣可以推展出去,因為這是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其他的,其實,我都不是很在意,即便我懂。

拍彩色?我覺得無聊。教彩色負片沖洗?那根本機器在負責的事情。賣奇怪底片、電影底片?我使用的底片很固定,因為這樣才好控制。做日光顯影?我是第一個有能力配置新鮮草酸鐵溶液的人,但我覺得黑白銀鹽就是我認為最好用的媒材。做濕板攝影?要我天天只拍幾塊玻璃,我覺得沒有意思。

認真的開課、推廣、賣耗材、行銷、寫文青向的文章,說起來我想這些叫做愧疚,愧疚於自己沒有在賺錢,因為只想拍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是支出,即便LAB現在有了助理,但那不是因為助理能幫助LAB創造更大收益,而是助理可以處理我自己那些數量龐大的影像。

有朋友說,去各種小店寄買相片,有朋友說,沒辦法賺錢的相片不拍,有朋友說,用攝影賺錢的方法一定很多元,你看那些婚攝活的多好.......

那些都不是我想做的,做會欲振乏力,不做卻會心虛。所以呢?我是不是希望一直拍照就會有人來贊助?是不是希望開工作坊就會有人來上?很誠實的,我就是希望這樣,因為那樣會有收入,也能繼續攝影,但做到那樣,要付出的可不是一直拍照而已...... 

從按動快門鈕到按動放相曝光鈕,還是令人開心的,只是人生有很多事要顧,或許可以不顧一切,但那卻又不是我的個性。

RECENT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