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an Maier Street Photographer 《街拍者》 薇薇安·邁爾
「庶民總統」一詞紅極一時,其所指向的特定人及事件,不同的閱聽眾在解讀的同時賦予該詞不同意義,或有讚頌之,或有貶抑之,這在閱讀照片也是一樣的,文本材料的意義並不止於文本,而是由閱聽眾加以解讀,於文本進行互動後才形成意義,在照片這種更加曖昧的文本形式,形成意義的過程更為重要。在2020年臺灣總統大選前的時空,此時此刻的語境,稱Vivian Maier為「庶民攝影師」也是恰當的。
《街拍者》 是Vivian Maier「被出版」的第一本攝影集,在此之前遑論出版發表,就連接近「作品」意義的照片也沒有,從1948年開始拍攝,晚年生活困頓,病疾纏身,以社會福利度日,死時孓然一身。攝影在她的人生中,「對外表達」並不重要。直至《街拍者》一書照片編輯John Maloof在跳蚤拍賣發現了一批Vivian Maier的「底片」,絕大多數不是沖洗好的負片。
隨著顯影負片、掃描觀看,John Maloof很快的運用了現代人的工具:網路,以及他的兼職歷史學者的眼光,職業房地產經紀人的商業敏感度,找到其他持有Vivian Maier照片的收藏者並蒐購之,舉辦展覽、發佈文章、架站貼圖,Vivian Maier其人其事其照片有了眾多的網路討論,攝影相關的工作者也開始留意到這名不見經傳的拍照者,挾著這股旋風,2011年出版第一本攝影集《街拍者》。
《街拍者》 由Vivian Maier拍攝,由John Maloof編輯成集,在觀看《街拍者》時務必記得Vivian Maier沒有參與攝影集工作,無論是形式的或實質的,即便John Maloof蒐集了許多材料,日記、錄音帶、剪報、拾荒物等,由Vivian Maier「親手」收納的種種,然則她卻連將照片發表的念頭都未曾有過。
書本寬26CM高29CM,全書無分章節,皆為正方形照片22.5*22.5CM,水平方向置中留標準白邊,垂直方向靠近上緣,下方空白處印有頁碼,水平方向的位置是置中...... 這樣的頁碼編排我認為是毫無水準可言的,文字/照片的組合,倘若不具有意義,那麼組合就會是失敗的。照片的排版主要是左右並陳、互動的閱讀方式,順序並不是很重要,頁碼這麼大就是雜質而已。
左右並陳並沒有作的相當好,有些帶有趣味,有些則顯得單薄,其原因還是在於編輯者過於小心,或者說,沒有近似於「過往發表作品」的資料來幫助編輯。
很少數的幾組排版是左頁留白右頁印刷,翻頁後左頁印刷右頁留白,但是編輯者的功力不到家,這少數幾組排版並沒有帶來節奏變化,充其量是利用視覺暫存讓前後二張相片交融,有幾組效果強烈,有幾組不知所云,下列一左一右分別為翻頁前後:
在acknowledgement之後為多幅自拍像,黑色頁面背景,無頁碼,定義左頁為1的話,相片是印刷在2/3/6/7/10/11,這一段顯然是貪心了。
《街拍者》其實不好評析,因為這和讀一個人的社群相簿或FLICKR是差不多的,以內容而言只能說是有範圍限制的照片, 而且編輯者明顯的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加諸於上,所有的照片都是細節豐富,這樣的形式使得內容更加發散。這種攝影者缺席的編輯其實很不好作的,這也是攝影才可能出現的狀況,要說某某畫家也是死後才出名的來比擬是不恰當的,畫作的「完成」就在畫家決定停筆之時,攝影並非如此,在拍攝完畢之後,更多的重點在於後續沖洗、編輯、排版。是以,根據這樣的「群眾議論產物」來評論Vivian Maier的攝影帶有爵士明快節奏感,尚屬可議。
中文維基百科寫道「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這是不對的。網路書評/編輯撰文寫道「哇邁爾如果生存在現在這個Instagram大盛年代那實在太對時了吧。」、「既然藉著拍照留下人生的一點什麼,已變得如此容易,我們何樂而不為?」,由此可見一斑,只是對了線代人的胃口,這,叫作「商品」,而非個人意志的作品,而Vivian Maier個人意志很可能是「快門走完便已完結」。
類似的後人編輯狀況,建議閱讀:
有關Vivian Maier的攝影集後續又出版了二、三本,或許編輯品味有所不同,尚未讀過,有機會再來評析。就《街拍者》而言,只能說標題、內容、形式讓人能夠自以為是photographer,市場正確。
書本寬26CM高29CM,全書無分章節,皆為正方形照片22.5*22.5CM,水平方向置中留標準白邊,垂直方向靠近上緣,下方空白處印有頁碼,水平方向的位置是置中...... 這樣的頁碼編排我認為是毫無水準可言的,文字/照片的組合,倘若不具有意義,那麼組合就會是失敗的。照片的排版主要是左右並陳、互動的閱讀方式,順序並不是很重要,頁碼這麼大就是雜質而已。
左右並陳並沒有作的相當好,有些帶有趣味,有些則顯得單薄,其原因還是在於編輯者過於小心,或者說,沒有近似於「過往發表作品」的資料來幫助編輯。
重複排列的pattern,這令黑白照片有韻律感。 |
肢體、姿勢、服裝、主體外行人的互動。 |
線段。 |
種族。 |
這一組挺有趣的,有牆無牆,不過右頁挑的不好。 |
不知道是編輯選擇問題,還是Vivian Maier拍攝就這樣,照片裡頭都只有處理單一interest center/主體,對於一個只有拍攝,沒有以編輯來理解的攝影者來說,這樣略顯狹隘的拍攝形式,也壓縮了內容的多義性,集子因此顯得零散。 |
很少數的幾組排版是左頁留白右頁印刷,翻頁後左頁印刷右頁留白,但是編輯者的功力不到家,這少數幾組排版並沒有帶來節奏變化,充其量是利用視覺暫存讓前後二張相片交融,有幾組效果強烈,有幾組不知所云,下列一左一右分別為翻頁前後:
在acknowledgement之後為多幅自拍像,黑色頁面背景,無頁碼,定義左頁為1的話,相片是印刷在2/3/6/7/10/11,這一段顯然是貪心了。
《街拍者》其實不好評析,因為這和讀一個人的社群相簿或FLICKR是差不多的,以內容而言只能說是有範圍限制的照片, 而且編輯者明顯的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加諸於上,所有的照片都是細節豐富,這樣的形式使得內容更加發散。這種攝影者缺席的編輯其實很不好作的,這也是攝影才可能出現的狀況,要說某某畫家也是死後才出名的來比擬是不恰當的,畫作的「完成」就在畫家決定停筆之時,攝影並非如此,在拍攝完畢之後,更多的重點在於後續沖洗、編輯、排版。是以,根據這樣的「群眾議論產物」來評論Vivian Maier的攝影帶有爵士明快節奏感,尚屬可議。
中文維基百科寫道「並被認可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這是不對的。網路書評/編輯撰文寫道「哇邁爾如果生存在現在這個Instagram大盛年代那實在太對時了吧。」、「既然藉著拍照留下人生的一點什麼,已變得如此容易,我們何樂而不為?」,由此可見一斑,只是對了線代人的胃口,這,叫作「商品」,而非個人意志的作品,而Vivian Maier個人意志很可能是「快門走完便已完結」。
類似的後人編輯狀況,建議閱讀:
- Garry Winogrand,死的時候還有2500捲未沖洗底片、6500捲未印樣的負片、300張未編輯的印樣,不過這沒有後人編輯的集子,只有後人拍攝的紀錄片,裡頭有些未曾發表的照片,然而對於紀錄片導演來說,除了紀錄片形式他能夠掌握以外,GW自己親手編輯的集子也有四本,而且死之前就很名,演講、電視訪談、紀錄片都有過。
- 另外一個類似情況的則是W. Eugene Smith,但只需要看pittsburgh project的部分即可,本來一個2-3週的七頁雜誌拍攝計畫,這人花三年拍了三趟,每一趟都五個月起跳,瘋狂編輯大量相片,要求雜誌刊23頁,最後沒成,但是相片為數眾多,其人死前早就名聞遐邇,所以有著二、三本由後人編輯排版的集子。
有關Vivian Maier的攝影集後續又出版了二、三本,或許編輯品味有所不同,尚未讀過,有機會再來評析。就《街拍者》而言,只能說標題、內容、形式讓人能夠自以為是photographer,市場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