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濾鏡在黑白攝影的影響
在黑白攝影,於鏡頭加裝濾鏡其實是常態。其中因為功能不少,又以黃色濾鏡最為常見,其作用有:
- 過濾冷色光譜,讓黑白成像的反差分布更貼近人眼。
- 曝光補償僅需0.3-0.5EV,作為UV/保護鏡方便。
- 拍攝肖像的時候,有助於膚色跳出,會覺得更清晰。
不過我對黃色濾鏡並不感興趣,主要也是yellow filter過於中庸,對於環境的影響效果有限,在使用底片拍攝的時候,我更傾向於使用黃綠色濾鏡yellow-green filter,那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walking around filter,不用拆下來的。
但這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其實是橘色濾鏡orange filter,這介於紅色濾鏡及黃色濾鏡之間,對於現代環境來說,滿適合的。不過這一裝上去補償大概需要2-3EV,其實很難用,而我又喜歡小光圈拍攝,老是增感顯影也不是個辦法,何況出沒地點也是沒那樣明亮。
後來在數位器材找到解決方式,買了一台leica m monochrom,讓小光圈老鏡、orange filter匹配了起來。
DNG原始檔案轉存如下:
DNG 1086是w/orange filter的,A模式,整體曝光算是左移,這是合理的,因為經過orange filter濾去冷色光譜之後,6500K日光燈的室內會呈現更平均的亮度分布,細看亮部是降下來的,而暗部則是往中間靠近,分佈也變得相對更均勻,整體反差降低。
再來看看m monochrom直出JPG的運算:
直出的反差設定是標準,可以看見m monochrom的標準是增加反差,然而亮部是不會再往右邊推去的,反而是壓抑亮部。
黑白攝影的唯一技術目標是獲取最大編輯彈性的原稿,這會一路影響到影像質感問題,基於這個目標,我對於黑白底片年代的老鏡、橘色濾鏡一直情有獨鍾,沒想到最後是在數位找到解決方案,但問題還很多要繼續,諸如數位噴墨製程、數位負片銀鹽製程、印刷出版製程,這套媒材還有待駕馭。
至於為什麼不用彩色拍攝,在LR裏頭套用橘色濾鏡就好,理由有二:
- 黑白是一種攝影方式,而非編輯技巧。
- m monochrom 拍攝的數位黑白與彩色轉黑白並不相同,這一點在紙上差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