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LOG》我有法,不是無法


影片直播youtube好像這就是這時代的有效行銷管道了。

朋友傳來一紙粉絲專頁,是他一位製琴師朋友,在炎熱的台南赤裸著上身直播製琴過程,也有些影片在聊相關東西,或人生或看法或觀點。



我講到了赤裸著上身嗎?

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我認為決定策略本來就是該利用優勢,不然你看有恐龍做直播沒錯,但就算是韓國的吃播主食量再大,也是那幾個帥哥美女排名在前。

為了錢,我最近花了時間觀察這些事情,製琴師說他這樣幹確實也有了訂單,現在人開個youtube配中飯很普遍的事情了,拿攝影來說,感覺不少東西都可以用影片來說明,有寫作難度啊你看說明書,但其實就連拍立得底片這種沒有難度的東西也是有開箱影片的。

一切都是為了流量,流量不代表購買量,but who care?傳統廣告也不是每支都一擊必殺。而且流量可以根據每一支影片監控,只要看準了什麼內容、節奏是受眾愛的,就會看到youtube頻道製作更多類似的影片。

為了錢,我有一度很想將自己推到鏡頭前面,不過我無法,我會的是和真人面對面,看著沒有反應的鏡頭,我無法。Youtuber台客劇場有支影片在講克服在公眾場合對著鏡頭自言自語的恐懼,旁邊不時有眼睛掃描你的酥麻,我卻知道我的問題不在這裡,一個拿著相機在二米以內的距離拍陌生人的傢伙,你覺得會對在街上自言自語恐懼嗎?

在掙扎幾天之後,我認為我可以錄幾段影片,但也只能夠變得不像自己,而且也只能聊個什麼沖片、曝光怎麼用之類的爛東西,既然內容和別人一樣,我的呈現方式卻無法與別人不一樣,那這影片很大機率是要失敗的。

冷靜下來,我們來看微信。


我追蹤在微信上的中國粉絲專頁好一陣子了,時不時的就會有微信文章出現,對,文章,有圖有字,長度還不短,活脫脫就是一篇文章。而且仔細觀察會發現微信上的公眾號(類似粉絲專頁、@LINE)用影片更新的是不多的,多數是用文章,而微信是一個活躍用戶量接近十億的APP。

不過你手先放下,先別提保護主義,保護主義在這邊也沒用,因為即便開放起來,任何通訊APP在這裡都可以是同一個角色,因為看的就只是用戶量和流量。在這樣龐大的流量下,微信公眾號的基礎更新模式是用文章。

我去你的,文字是有人看的啊,怎麼寫而已,是不?

RECENT HOT